首页 > 品牌工作 > 讲好中国故事

王生铁:荆楚文化耀中华

时间:2018-09-10浏览:9226次来源:本站编辑

    编者按:2015年4月,全省老干部讲好中国故事活动推进会暨荆楚文化专题讲座正式启动,省政协原主席、省关工委名誉主任王生铁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并作首场专题报告。现将全文转发,供各地、各单位学习参考。各级关工委要充分发挥“五老”丰富的经验智慧和人生阅历优势,通过故事传思想,在全省“五老”中掀起讲好中国故事的热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荆楚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是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在一些领导的讲话、文件、标语、新闻媒体报道,甚至在群众的日常语言中,我们经常听到或见到荆楚大地、荆楚儿女、荆楚雄风、荆楚神韵、荆楚习俗、荆楚某某行业等不同的称谓,说明荆楚文化根深叶茂,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习惯。我们发掘、弘扬和利用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很有必要了解荆楚文化。 

    一、荆楚文化的含义 
    荆楚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也是指以湖北地区为主体的文化。荆,是一种落叶灌木,种类很多,特指“牡荆”,是荆的一种,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植物。民间用荆条编制盛器,人们常说荆棘丛生、负荆请罪,就是这种荆条。楚,是指灌木,一般是一人多高的矮树,我国古代南方遍地皆是。荆加楚,谓之荆楚。荆楚二字可以互通,因此又有荆楚的说法。古代用荆楚一词,在自然地理上,指楚木丛生之地;在人文地理上,又指荆楚之地的民众。荆楚文化则是指湖北为主的区域文化,其时间范围上迄远古,下至当今,乃至未来。楚文化与荆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同,但楚文化是荆楚文化的核心。我们研究荆楚文化,楚文化是重点,楚文化是在荆楚大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和发展的中心区域。
先秦时期的中华文化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北方有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南方有以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二者共同构成华夏文化的主要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文化百花齐放,竞相辉映。在长江流域,楚文化占有主导地位,并不断地向东西南北方向浸染,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人以其艰苦卓绝的奋斗,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将楚文化不断推向高峰。楚文化以其鲜明艳丽的特色、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强大的影响力流芳后世。
    二、楚文化的支柱
    楚文化主要有六大支柱: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乐舞、老庄哲学、屈骚文学。
    一是青铜冶铸。楚国的青铜冶铸,其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质量之优、水平之高,世所罕见。如省博物馆展出的楚国铜器,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和礼器的九鼎八簋等,都得到了国内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的嘉评和赞赏。楚国青铜文化的发达,在于拥有丰富的红铜资源。特别是大冶,古代属扬越,后来并入楚国版图,成为楚国最大的采矿炼铜基地,其炼铜的炼炉、矿井模型和采矿工具现已在省博物馆展出,矿井中的排水、通风、照明和矿井的支护,设计得非常周密,其精巧奥妙使参观者赞不绝口。省博物馆展出的一把青铜剑,剑上铭文是“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剑的含铜量高,由铜、铅、锡、锌等元素合金而成,剑格用绿松石及琉璃镶嵌,品质极优,光泽照人,锋利无比,划断23层的机制纸象划一块水豆腐那样轻松。可见当时冶炼水平很高,真是炉火纯青。
    二是丝织刺绣。荆州博物馆珍藏的战国中期楚墓出土的丝绸及刺绣品,数量多、工艺精,绢、罗、锦、纱、绮、绨、组、绦八大类样样俱全,现在纺织专家攻关复制,难达当时的水平。有一根比头发还细的丝,用放大镜看,就像大船上的缆绳那样粗,是用50多股细丝拧成的,其工艺之精令人称奇。文物证实当时的荆楚地区堪称丝绸王国,刺绣工艺精美,令人赞赏。
    三是木竹漆器。已发掘的楚文物中,竹木漆器比较普遍,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丧葬用具,还有各类装饰品。从筷子、篦子到大型的乐器、棺椁都是彩漆。有一个小梳妆盒,盒上图案是彩漆绘制的一幅大型迎宾图,形象逼真,被称为中国最早的一幅连环画。有一个形如鸳鸯鸟的漆器酒杯,两边装酒,一般用于婚嫁喝交杯酒,里面是连通的,女的喝不了,男的可以帮她多喝一点,工艺十分精湛。
    四是美术乐舞。楚国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超凡脱俗。楚国的绘画有壁画、帛画、漆画等形式;雕塑有铜雕和木雕;舞蹈有巫舞、宫廷舞、文舞、武舞和优舞。在美术乐舞方面可领略楚国诙诡谲怪、惊采绝艳的文化精神。随州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全套乐器,无论是打击乐器还是管弦乐器的合奏与独奏,都悦耳动听,是荆楚文化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曾侯乙编钟可谓乐器之王,一是规模宏大,二是铸造精致,三是声色优美。编钟乐团用编钟、编磬复制品在国内外演奏都收到奇效,举世公认,为世界史上的八大奇迹之一。
    五是老庄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根基,主要是老子其书、庄子其书,老子、庄子都是楚国人。1993年荆门郭店出土的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种,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赞赏,已成为显学。众所周知,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哲学思想,是对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贡献。
六是屈骚文学。庄周散文和屈原诗歌是先秦文学的两座高峰。庄周散文奇诡莫测、变化无穷、气势浩荡、意向峥嵘。屈原是楚辞的宗师,后人对屈原的作品评价是: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此评价道出了楚辞惊世骇俗的奇异之美。
    三、楚文化的精髓
    经过大量的史料研究和文物考古资料的佐证,所提炼出来的楚文化精髓,主要有五种精神,即:筚路蓝缕、追新逐奇、兼收并蓄、崇武卫疆、重诺贵和。
    一是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楚人艰苦创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在商周更替之际,战火连年,楚先祖辗转迁徙到荆楚大地,楚人熊绎被周天子封于楚蛮之地,居丹阳。丹阳在何处?即现在的丹江库区,这里北连淅川,南近荆山,中居均县,人们称此地为楚人开始创业的地方。楚人之祖祝融,是火正官,司天文,主四时,因火正称职,百姓称颂。楚先人鬻熊乃周文王之师,为周朝建立有功,才有楚人成封国之君。在西周时,楚国的国土方圆不过百里,是“蕞尔小邦”。楚国初建时,极为贫弱,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苞茅草、桃木弓、荆条箭。有一次,楚君出席周天子的盟会,受到冷遇,楚君回国后对群臣说:我们国家太小,实力太弱,不受人尊重。楚国君臣化屈辱为力量,上下一心,艰苦创业,使楚国发展起来。《史记•楚世家》记载,大臣子革进谏楚灵王时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就是在一片荆棘之中建设家园。筚路,是指柴车;蓝缕,是麻织物做的衣服,已穿破了。筚路蓝缕就是推着柴车,穿着破衣服,上山砍柴垦荒,发展生产,扩大疆域,这就是“筚路蓝缕”的精神。通过艰苦创业,从熊绎开始,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国力不断增强,疆域不断扩大,先后兼并了六十多个国家,由一个方圆不到百里的蕞尔小邦发展成为泱泱大国。史书记载,战国中期的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地方五千里,就是国家周围一圈有五千里长,版图是现在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全部,山东、河南、陕西的南部,江苏、浙江、上海的大部,以及广东、广西北部和贵州东北都是楚国范围。“带甲百万”就是军队有一百万人;骑万匹,就是有一万匹战马;“车千乘”,历史上所谓“千乘之国”就是强大的国家;“粟支十年”,是指储存的粮食可以供给十年。楚国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考古资料显示,楚国鼎盛时期的都城在纪南城,就是现在荆州城北门外5公里处,面积相当于荆州城的4倍,分有宫殿区、商业区、居民区、手工业作坊区和夯土城墙、护城河、烽火台等,遗迹清晰可辨。史书记载楚国都城“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曰朝衣鲜而暮衣敝”,是说这个城里车子碰车子,人们走路是肩膀擦肩膀,道路横一条直一条,井字形的,早晨穿新衣服进城,到傍晚就成旧衣服了,是被人挤烂了,因此,当地人把“纪南城”叫成“挤烂城”,这是形容楚都纪南城的繁华。
楚人筚路蓝缕的奋发精神,使楚国在强国如林的夹缝中生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创造了历史的奇迹。筚路蓝缕是楚国的强国之本,是中华民族史上艰苦创业的典范,是楚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精神财富,被千秋万代发扬光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荆楚儿女艰苦创业精神更加突显,如水利建设:旧社会,长江、汉水从满清至民国曾出现三年两溃,两年一溃,甚至一年两溃或多溃,广大区域十年九水,民不聊生,史有“沙洋倒口十八年”之说和“遥堤一溃,满垸黄汤,死者六万八千”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兴修水利,保江河安澜。仅原荆州地区12个县,从新中国建立到1986年止,人民肩挑手提,筑长堤的土方以一米见方计算,其长度可绕地球圈一百圈。1959年修丹江水库,人们肩扛手提筑大坝,拦水减灾。1998年止,全省有大中小型水库5884座,蓄水灌溉,拦洪保安,为民造福。这就是荆楚儿女艰苦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中强调,要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重要战略部署,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总书记的讲话,给筚路蓝缕的精髓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赋予了新的伟大使命,为我们弘扬荆楚文化增添了无穷力量。
    二是追新逐奇的开拓进取精神。“奇”是出人意表,不落俗套。楚人的创新精神有很多记载,如西周制度封国之主称君不称王。熊通要求周王封其王位,周王不同意,熊通就自行称王,即楚武王。他首先灭了权国,改为权县,地点在今沙洋与当阳之间,主区在荆门。权县是中国历史上首创县制第一个县。县作为一级行政机构,沿袭至今没变。这不仅是名称变化,而是一种政治体制创新与改革。楚国勇于革新,著名的吴起变法早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在楚国历史上是一次悲壮的革新运动,它推动楚国走向兴盛。楚人在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创作等方面也作出了杰出贡献。楚人的创新精神很强,别人有的,楚人定会超越;别人没有的,楚人也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在近现代史上,荆楚儿女创新的例子很多,如汉阳兵工厂是在战争史上由冷兵器时代向火兵器转变的时期,“汉阳造”步枪开我国火兵器之先河,特别是汉阳钢厂,为我省工业打下了思想和物质基础,起到了先导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我省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门类齐全的、独立自主的、完整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工业体系。
    三是兼收并蓄的开放融会精神。在先秦诸多民族中,楚人民族偏见少,主张融合其他国家和民族及其文化,包括来自南洋、西亚的文化在内,例子很多。如蜻蜓眼的玻璃珠,源于地中海东部,其风格似乎凝聚了地中海绚丽的蓝天白云、青山白石、碧波白帆和绿窗白墙,这种玻璃珠和淡绿色的玻璃在一起,由南亚转入楚地,这是中国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实例,比丝绸之路大约要早四个世纪。楚人没有民族优势可依,没有坚固的城池可恃,只是善于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青铜冶炼,是楚人学习中原、吴越的技术发展起来的。丝织、刺绣、木工是鲁国的技术,当时楚国与鲁国将发生战争,鲁国为了避免战事,奉送100名丝织工、100名木工、100名刺绣工,与楚国和谈。楚人感谢鲁国支持的300人才在楚国传授先进技术,为楚国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这都体现楚人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学他人之长发展自己的可贵精神。从史前楚地先民融汇三苗文化到楚人吸收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和巴蜀文化,可见楚文化不拘守、不狭隘,表现出多元互动、开放豁达、融会贯通的特征。长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凤文化与龙文化相互补充,使其兼有南北神韵,真是妙不可言。在党的领导下,湖北引进先进文化是较早的,如董必武老前辈早期就接受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湖北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自己,特别是有气魄的荆楚儿女走遍全球七洲五洋,广交朋友,交流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推进共同发展。
    四是崇武卫疆的强军爱国精神。楚人崇尚武装,就是毛主席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带甲百万”就是重视军事力量的实例。楚国士兵练武很认真,如神箭手养由基是楚国(荆门)人,练就的箭法能够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有一次楚王在战场遇到危难,养由基射退了敌方,救了楚王。荆州博物馆展出的一部连发弩,扣一次扳机可以连发10支箭,对敌方杀伤力很强。李白写秦始皇的一首五言古风中有“连弩射海鱼”的句子,就是这种弩。可见当时楚国研制的兵器很先进。省博物馆展出的一张行军床,是木制的,没有一颗铁钉,打开是张床,折叠是个背包,便于行军携带,可见当时楚国重视研究各方面的军事装备。
楚人爱国卫疆的精神可贵,例子很多,如楚武王、楚文王都是殉身战场之中。如楚臣申包胥,在吴师入郢后,他为了求得秦出兵救楚,在秦庭哭了7天7夜,泪尽出血,不省人事倒地,终于感动秦君发兵救楚。大臣屈瑕战败,自愧而以死谢罪,开楚军将帅以身殉职之先河。楚士兵被俘,被杀害之前,要强行扭过身子面向楚国而死,体现爱国精神。屈原的《九章•涉江》中写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从楚王、楚臣、楚将到楚兵、楚民,都非常爱国。屈原是举世公认的爱国主义诗人。当时,七雄中只剩下秦楚能抗衡,楚国的国力强盛,军事力量强大,秦在军事上难以胜楚,于是使用离间术疏远齐楚关系,邀楚怀王到秦国访问。屈原坚决反对,冒死进谏,楚王不听,还怒贬并流放屈原,执意到秦国去,一到秦国就被软禁了两年,最后客死在秦国。从此,楚国走向衰败,屈原报国无门,自投汨罗江而死。后来有一曲戏叫“招魂”,意思是人们怀念屈原,划着龙船去找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船以纪念屈原的由来。楚被秦灭以后,楚人南宫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既是预言也是誓言,果然不到十七年,秦国就在以楚人为主的农民起义中灰飞烟灭。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十分可贵,她穿越历史时空,融入到中华民族儿女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秦楚之战,楚人捣毁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国——秦朝,仍然是楚人又摧垮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楚人崇武的精神大发扬。如在党的生死关头,“八七”紧急会议是在武汉召开的,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紧接着在南昌建军。通城、罗霄、井冈、黄麻、大别山、洪湖、瞿家湾、周老咀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烽火遍燃,湘、赣、鄂、皖和豫南都在楚地,荆楚儿女参与28年武装斗争,为人民夺取政权,这些都是崇武的现代证例。抗日战争期间,保卫大武汉,阻击日军沿江西入重庆的宜昌之战,都充分体现了荆楚儿女不畏强暴抗击外侮的忠勇爱国精神。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及援越抗美,荆楚人民把爱国主义精神与国际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保卫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革命战争中,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一个红安县,就有革命先烈14万多人,这都体现了荆楚儿女的崇武爱国精神。
五是重诺贵和的诚信、和谐精神。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着两则楚人重然诺、讲诚信的故事。一则是庄王伐陈。楚有一附庸国叫陈国,陈国的大夫夏征舒射杀了国君陈灵公,楚庄王便去讨伐,并声明:只杀有弑君之罪的夏征舒,别无他求,陈人毋庸惊扰。楚师很快就攻进陈都,捕杀了夏征舒。楚庄王宣布,陈国已灭,改为陈县。这时,大夫申叔时对楚庄王说:你伐陈时宣布只惩夏征舒的罪,怎么把陈也灭了呢?楚庄王认为大夫讲得对,于是收回成命,履行诺言,还派人把已逃到晋国的陈国公子午迎回陈国继承王位。《史记》写到:“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 ‘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第二则是一诺千金。项羽的名将季布为人讲义气,颇有侠义心肠,《史记》写到:“季布者,楚人也。为人任侠,有名于楚。”季布早年曾随项羽率部南征北战,多次围攻刘邦,使刘邦陷于绝境。后来项羽兵败身死,刘邦坐了天下,下令悬赏千金,捉拿季布。但季布重信义,深得人心,人们宁愿冒着被诛灭三族的危险为他提供藏身之处。季布后来也成为刘邦的郎中。有一位辩士曹丘在拜见季布时说:“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说明季布很重然诺,他在楚国知名度很高。他的诚信已为社会所公认,才能出现在民间谚语中。成语“一诺千金”就源出于此。楚成王、楚昭王等楚王以及名相孙叔敖等都有重然诺、守诚信的事例。可见,楚人重然诺、讲诚信不仅古有定论,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公认的优秀传统道德之一。楚国先祖鬻熊曾被西周文王尊为资政问谋的国师,其治国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以和为贵”,强调执政兴邦“唯由和而可也”。楚庄王一生征战,也是“以德服人”,提倡“止戈为武”,认为战争的目的是“禁暴戢兵”、“保大安民”、“和众丰财”,直到他临死之时,仍遗嘱太子及大臣们要为政以德:“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可见,历代楚君这种和谐统一、和众丰财的德政思想是对治国理念的重大创新,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所谓和众丰财,即和谐大众,富裕人民,造福百姓。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建设和谐社会思想有共通之处。深入挖掘楚人重诺贵和的诚信文化,对于今天讲诚信、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楚文化的重大贡献
    在先秦时期形成的区域文化中,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秦陇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等。由于历史原因,楚文化屡遭涂抹,先有秦灭楚的战火浩劫,更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有楚汉相争刘邦改楚为汉,再有汉武帝独尊儒术,记载楚文化的典籍屈指可数。直到楚亡200多年后,太史公司马迁写了《史记•楚世家》和《屈原列传》,才有楚的印象传于后世。人们对《三国演义》妇孺皆知,而对楚文化知之甚少,直到上世纪考古发掘后,人们才知道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物是一个民族的遗脉,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属于文化遗产,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考古文物证实楚文化在我国古代同时期众多文化中,是一枝独秀。最先进的青铜冶铸出自于楚,炼铁技术之高超在于楚,漆器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莫过于楚,最富有创造力的丝织刺绣出自楚,先秦的金币银币无一不是楚币。哲学有老庄,文学有庄骚,戏剧的鼻祖是楚国江陵人优孟,音乐、舞蹈、美术水平之高举世公认,权县是我国第一个县,还有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楚国人都有独特的贡献。国际上有人对中国是不是文明古国提出质疑,我们拿出了在房县、保康等荆山地区流传的古代的《黑暗传》,书中记载了中国的远古文化,外国朋友们才消除了疑虑。国际上还有人对中国古代称“文明”提出疑问,后来,他们看到了荆州博物馆存放的两千多年前的一条裤子,才承认中国的古代文明。日本人曾说日本的相扑比中国早,后来在荆州博物馆看到一个篦子的图案有相扑,日本朋友说:相扑还是贵国早。大量事实说明,悠悠中华,文化灿烂,在祖国漫漫历史长河中,在古老神奇的荆楚大地,楚文化积极推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
    楚文化在先秦众多区域文化中独具特色,给后世中国以深刻的影响,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激荡和交融,构筑了华夏文明的主要支柱。如果说中原文化如雄浑的黄河,那么,荆楚文化恰似清漪的长江。黄河文化以黄帝为始祖,以龙为象征,以儒家思想为学术干流;长江文化以炎帝为始祖,凤为图腾,以道家学术为其学术主流。这两个支柱各有千秋,是龙凤呈祥,体现了周代文化的精华。文化太重要了,如果一个民族灭亡了,它的文化还在,这个民族还能复兴,如果文化不在了,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了。
    五、楚文化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考古发现,国际楚文化研讨会已召开多次,国际友人、专家、学者来华参观楚文化博物馆的很多,对楚文化非常赞赏。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从古至今整体文明没有改变、文化没有中断的只有中国。希腊是欧洲文明发祥地,但它的文化中断过几百年。在世界范围内,把楚文化与同时代的古希腊文化媲美,是有根据的!楚人的青铜冶炼、铸铁、丝织刺绣、漆器早于希腊,许多科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在音乐艺术方面,楚人甚至在希腊之上。在哲学方面,二者互有所长,各有千秋。国家政体建设、金融货币制度方面,楚国比古希腊发展更为完善。航海希腊在前,车运楚人领先。古希腊理论科学、造船航海、体育竞技、写实艺术、砌石建筑等方面比楚人擅长。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于公元前3至2世纪编订成书,然而,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就出现了屈原《离骚》和骚体诗歌楚辞。黑格尔称赞老子是古代东方世界的精神代表。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与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马蒂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屈原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我和楚文化研究专家万全文等同志曾到希腊进行了专题考察,在古墓中、博物馆和文物遗址考察,证实了许多资深专家的结论,楚文化确实可以和古希腊文化媲美。可以说楚文化和希腊文化从不同的道路登上了世界文明史的光辉殿堂。希腊的朋友告诉我,美国人要同他们探讨古文化,希腊人说,你们美国有多久的历史?没有资格和我们探讨古文化,有资格和我们探讨的只有中国。英国大英博物馆亚洲部分展出的很多是荆楚文物。许多国际友人认为楚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
    六、荆楚文化内涵丰厚
    楚国是800余年的历史,楚文化是在楚国的范围之内,指楚国时期的文化,有时间限制。若谈荆楚文化,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它穿越时间的限制,前可追溯到远古,后可延伸到现今乃至未来。荆楚文化的重要区域湖北境内,除以上讲的楚文化这个主干之外,还展现出纷繁的文化异彩。
    一是远古原始文化。考古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16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260多处,最典型的是发现了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这都表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样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更重要的是在远安县的怪石坡、荷花镇和石博馆有4亿年前的震旦化石。在建始县发现250万年前的直立人(灵长类人)的牙齿化石。在郧县发现了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的恐龙蛋群化石。中国地质大学展出的地质物种,也反映了荆楚远古文化。在神农架发现的远古造地运动形成的复杂地质结构,为研究古代地质作用很大。上古时期,楚地是个神秘的世界,中国古代许多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伏羲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祝融火正、神农尝草和共工触山、刑天争神等传奇的神话故事就发生在荆楚大地。传世的《黑暗传》以诗歌形式记录了远古创世故事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
    二是炎帝神农文化。中国古代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虽然不尽相同,但炎帝神农始终为其中之一,神农别号烈山,对此,史学家没有异议。历史资料表明,随州、谷城、房县、保康、神农架等地是神农活动的主要区域。从古到今,庶民皆知,神农尝百草,教民种五谷。史书记载,神农训牛以耕,积麻衣葛,陶石木具,原始农耕,穿井灌溉,医药救民,焦尾五弦,日中为市。神农文化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炎帝对农业文明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荆楚大地也是重要的文化区域,云梦睡虎地和龙岗秦简、江陵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湖北是魏蜀吴激烈争夺之地,因此地物华天宝和战略地位重要。诸葛亮向刘备出谋:“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鲁肃为孙权献策:“荆楚与国邻接,水流北顺,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千里,庶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曹操在北方更是垂涎三尺,要争夺这块地盘,就发生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四大战役之一的赤壁大战。罗贯中《三国演义》120回本有80多回写到湖北。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惊心动魄,古隆中、水镜庄、徐庶庙、樊城、襄阳、夷陵、当阳、长坂坡、荆州、公安、绣林、乌林、赤壁、华容道等三国古战场遗址及陈迹或文化景区140多处。三国演义的故事全国妇孺皆知,传遍东南亚,影响世界。
    四是清江巴土文化。清江八百里,其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土家人热情、质朴、善良、勤劳、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等构成了清江土家文明的鲜明特色。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县为主体,是湖北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所谓“清江天下秀,长阳歌舞乡”就是生动写照。该地区扼长江三峡之咽喉,控渝川湘黔之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本世纪初,国际性研讨会专门研究巴文化,我参加了这次会议,感到巴土文化值得发掘,可为现代文化服务。
    五是宗教寺观文化。基、天、伊、道、佛五大宗教各有特点,特别是佛教、道教源远流长。湖北古寺古观较多,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武术名扬天下,武当拳与少林拳齐名。明成祖朱棣将武当山封为太岳太和山,使其地位超过五岳。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武当山古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文化包括武当历史文化、道教文化、武术文化、音乐文化、医药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山水文化八种。此外,还有黄梅的四祖寺和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汉阳归元寺、来凤仙佛寺、武昌宝通寺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古寺古观,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六是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其举世无双的水电能源、高峡平湖的壮观气势、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长江三峡秀、美、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和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七是山水风光文化。湖北地处祖国腹地,风景优美。湖北境内名山甚多,神农架峰耸入云,景色壮观,神妙莫测,中外驰名,海拔3300多米,为华中第一峰,是天然动植物园、物种基因库。荆山是楚国筚路蓝缕立国创业的基地。大别山、大洪山是红色革命根据地,自然景观优美。还有武陵山、齐岳山、九宫山千枝吐翠、百鸟欢唱。咸宁山区万亩桂花飘香。湖北远古属云梦古泽,史有河流万条,湖泊千座,长江汉水横贯其中。洪湖现有水面52万亩。一曲“洪湖水浪打浪”歌播全国、传遍五洲,百听不厌、久唱不衰。现有三峡、丹江、漳河、隔河岩等各类水库5880多座,景色宜人。湖北,是灵秀湖北,人杰地灵,山青水秀。因水而优,因山而发,山水文化开发利用价值极高。
    八是江城武汉文化。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中原向南方扩张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明清以后,武汉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汉口镇是明代“四大名镇”之一,(另三镇是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镇、广东佛山镇。)近代成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在现代史上,武汉曾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九是辛亥首义文化。湖北是辛亥首义之地,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在清王朝统治的腹心地带打响了第一枪,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在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敢为天下先,为国为民,不惜捐躯,可歌可泣,功不可没。辛亥革命留下了红楼、起义门等遗址遗物和历史资料值得发掘和展现,以教育后人。
    十是红色革命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了以湖北武汉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董必武、陈潭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汉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五大”会址、黄麻起义、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武汉保卫战、新四军司令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革命活动、革命遗址,构成了湖北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红色文化资源,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大量事实说明,荆楚大地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荆楚文化影响深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新形势下,我们党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挑战,从容应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利益和价值观并存格局的挑战,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存和发扬。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体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要求;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统一;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发掘荆楚文化遗产,进一步丰富和大力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