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老”风采 > “五老”风采

退休不褪色 红心育后人 --记区关工委宣讲团成员朱自干

时间:2020-04-29浏览:6004次来源:湖北黄州区关工委

   多年来,人们在黄冈市黄州区委大院里总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忙碌的身影,他要么在打扫院内房前屋后的卫生,要么在接待青少年来访,要么在树林底下读书看报.....他就是退休老干部、区关工委宣讲团成员,现年84岁的黄州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自干。朱老1958年参军进入中央军委某通信团,是军事素质过硬的“五好战士”;1963年退伍回乡,从农技员干起,一步步成长为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由于埋头苦干被群众亲切的称为“干书记”、“土专家”。退休后,朱老又全力投身关心下一代、老区建设促进会和新四军研究会工作,是集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于一身的“五老”关工人。20多年来,朱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始终为黄州区革命传统教育和全区青少年成长默默奉献。
   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步。退役57年来,朱自干一直保持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作风,从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积极投身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革命传统教育。
为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他带领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到各乡镇、村庄走访座谈,收集线索和挖掘研究,历时5年撰写完成《铁军精神在鄂豫皖边区敌后抗战中光芒四射》等一大批有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的珍贵资料。他还积极支持和协助黄冈新四军老战士左云鹏、王克撰写了革命回忆录《大别山风云录》《征程散记》,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第一手宝贵史料。2005年初,古稀之年的朱自干在堵城镇关工委了解到,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在堵城地区发生的一次战斗中有33名中国抗日官兵不幸壮烈牺牲。军人出身的他深感责任在肩,积极行动,多方收集史料,通过呼吁奔走,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堵城镇抗日烈士纪念碑,如今已成为黄州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革命故事的宣讲人
   经过部队、农村基层历练的朱老,虽然文化水平有限,但却善于表达,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革命传统故事,他常常亲自收集资料、撰写讲稿,数年如一日专注和倾情于全区青少年教育,全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近3年来,朱老以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的身份,先后到区实验小学、考棚小学、宝塔中学、堵城小学和民办经济园等多个学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出一个个革命传统教育故事,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校教师深受教育。朱老常常在报告会现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革命传统教育的意义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一次陪同黄冈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抗日老战士刘川到陶店乡中学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时,朱老有感而发的总结道,“刘老讲的好,大家听到了;一定要牢记,革命传家宝”,赢得了广大师生阵阵掌声,将整个报告会的效果推向高潮。
   此外,朱老还多次应区委领导邀请给全区各级干部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廉做官、干净做事”的学习体会报告,为廉政建设和培养务实干净担当干部尽到了一个老党员、老干部的本分和责任。
   发展解困的引路人
   从部队的军事骨干到农村技术干部,从人民公社书记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家乡群众和亲友眼中,朱自干是功名双丰收的成功人士,是家乡出的“大干部”,他先后荣获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省“优秀老区工作者”、“黄冈市最美退役军人”、“黄州区最美五老”,但这些在别人看来十分荣耀的东西在朱老眼里却非常平淡。他一心想的是如何致力基层民生改善、帮助农村青年创业、助推民营企业发展。2017年,朱老和老促会、关工委的同志们一道,多方奔走、争取支持,仅用3个多月时间完成陈策楼镇破港村村组道路改扩建工程。青年村民胡细平返乡创业资金紧张,朱老和老促会、关工委的同志们积极筹集资金,解决胡细平燃眉之急,如今胡细平的米粉厂已步入正轨,并且越办越兴旺。民营企业信柳公司曾经因为原料和发展受限等多种原因想迁离黄州到外地发展,朱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上门调研了解情况,协助解决公司发展中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信柳公司被朱老的行为深深感动,不仅放弃外迁的想法,还在朱老的帮助下积极扩大生产、创新产品。如今信柳公司产销两旺,产品已出口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


   朱自干老同志“退休不褪色,红心育后人”,在他身上,闪耀着“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正是广大“五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真实写照和缩影。(湖北黄州区关工委 吴仁华 )

分享至: